谁能想到关门大吉这个寓意竟是从一道菜肴的名称中而来的,久而久之,人们便熟知了这个成语,并不断地流传下来,直到如今,仍是口头禅之一。相信大家都至少听说过一遍这个成语,但你们真正了解它的来由吗?下面就由本篇文章带你走进这个来历深厚的成语的世界。
关门大吉最早是一个顺口溜,大致意思是:关掉门,带走晦气。它在那个年代,是烤制笼屉饭菜时的一个小习惯,早晨家家户户都要将锅里装满了饭菜的笼屉送进大铁锅内蒸熟,然后翻到另一面再蒸上一段时间,才算熟透。若是翻面之时,发现半锅菜尚未熟透,人们就会说“这笼屉没关好,关门不严”、“关门大吉”!
后来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普及率极高的成语逐渐扩展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比方说往事告一段,在北方,每到冬至这一节气,人们传统习惯是“冬去尽,春归来”,喜欢在这一天关灯不上,过了冬至便燃起喜庆的灯笼,意味着这一年的阳光时光已到尽头,复明的日子已经逐渐增多。而在南方,民间自古就有团圆、告别、迎接等一系列形式繁多的“点灯”习俗,其中“关灯送残”是闽南地区民俗中的重头戏,就是在传士讲经之前,点灯五十九盏,吟述《摩诃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五十八卷,另点一盏灯作为闭关大典的结束,象征关门迎接“大吉大利”。可见,这个成语不单单是一个口头禅,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如今,关门大吉虽已不再是一个与吃、睡、拉、撒有关的东西,但它依然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,是一个寄托了人们祝福和期望的智慧之语,也是不断传承的文化传统。关门大吉,人勿闭户,愿在未来经年,吉祥、吉利、平安、幸福相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