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明月几时有》这首词是唐代“诗骚巨匠”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,哀婉、悲壮、离愁、惆怅,流露出诗人对流年虚度、岁月不留痕的无尽感叹。而巍巍峨峨的长城是梦中神女心仪的归宿,中华儿女充满自豪和赞美之情,文化名片和象征之一。这首词,作为一个经典之作,不仅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,在音乐史上也有着较长久的历史。
为此,不少音乐人也想通过翻唱、改编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词的推崇和思考。现今版本种类繁多,其版本特色各异,充分展现了“文学与音乐的结合” 。
原曲和改编版有哪些版本呢?
原曲指代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中的一句:“明月几时有,把酒问青天。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”该词描写的是诗人在告别好友离去时对于时间流转、天地宇宙的思考。这首词不仅被选进了《唐诗三百首》之中,还被多位音乐人引用,形成了众多版本。
最经典、最广泛的就是苏州女子琴行2003年演唱的版本,这首《明月几时有》改编自苏轼的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》。这个版本去掉了原本的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?”的第二句,把“魂已飞冥海,身长在孤松。今宵酒醒何处?”加至无间道”第三句和第四句替换掉,令这首词显得更加抒情,音乐也更加空灵悠扬。这个版本在大陆、台湾地区很受欢迎,甚至打造了“明月万代”的文化品牌。
此外还有“张学友”、“叶倩文”、“林慧萍”、“黄芷晴”等众多艺人的版本。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,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。从风格上来讲,“张学友”和“叶倩文”的版本更加激荡人心、气势恢宏,动人肺腑,这也是他们二人在演艺界的成名之作;相比之下,”林慧萍“的版本则更加柔婉、圆润、亲切,甜美演绎,引来观众们阵阵喝彩。而“黄芷晴”则更注重艺术和文化的结合,将“琵琶”和“民族管弦乐”相结合,令人耳目一新。
总结
《明月几时有》这首经典词作既具有文学价值,同时也由于其值得深思的情感表达,成为了历代音乐人热衷于改编的对象。每个版本的改编,均有不同的风格,都有着各自独特的思考和视角。